九龙城故事 / 读者投稿

製造業的血與汗

七十年代初的土瓜灣,是我暑期工的所在。十三街一帶的樓宇,地鋪、閣樓以至二樓都出現不同輕工業的「山寨廠」,如五金、電鍍、模塑、汽車維修等,服務本地的市民商戶,或接出口商的外判訂單。當時勞工法例還不完善,也沒切實執行。聘請童工、欠勞工假、超時エ作、工傷賠償不足和工業安全被忽視的情況,十分普遍。

以我這個十五歲的暑期工計,朝八晚七,半小時午膳,中間再無休息時間,一週六天半,日薪約十六元,已經豁免長工的不定時晚上加班了。不過,當年基層市民生活艱苦,謀生不易,尤其1974年的石油危機,免於失業的打工仔算是十分幸運,更何況是我們這些可以賺取開學書簿費的學生哥。

出入十三街吃午飯時,印象最深的是馬頭角道的屠房,門外有一筐筐有待運送到加工廠的牛骨,常常被厚厚的蠅群包圍着,混合屠房內傳出的血腥味,臭氣濃烈,令人退避三舍。

這已是半個世紀前的事了。

分享分享至Facebook分享至Whatsapp分享至Weibo